神戶於1868年開港,是日本最早對外國開放通商的港口之一,同時亦開闢專供外國人居住的居留地,為當時日本最國際化的地區之一,眾多外國教堂、銀行、企業和領事館集中於此。
北野町山本通位於神戶的原外國居留地以北,遠離當時的神戶市中心,因此得以逃脫二戰末期的神戶大空襲,成為神戶少數保有戰前建築的地區。
北野町山本通有多間異人館,當中以風見雞館最為聞名,其屋頂的雞型風向標現在已經成為神戶的象徵。
售票處的姐姐極力游說粗眉仔買套票,除了風見雞館外還可以一併參觀附近的萌黃之館,粗眉仔見不貴,於是便買了套票。
神戶市風見雞館(神戸市風見鶏の館;こうべしかざみどりのやかた)建於1904年,本是德國商人弗里德.托馬斯(Gottfried Thomas)的住宅。
風見雞館原稱萊茵館(ラインの館),屋主托馬斯一家在1914年返回德國後,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,萊茵館被日本政府收歸國有。
館內有大廳、客廳、書房、接待廳、食堂、兒童房間、早餐間、來客用寢室和夫婦寢室。室內陳設和裝潢都極力還原昔日的模樣。
異人館(いじんかん)是指在日本幕末到明治時代的外國人住宅。異人則指異國之人(主要是歐美人)。
風見雞館沒有發生過甚麼驚天動地的歷史事件,也不算特別精美,但畢竟是神戶最具代表性的異人館,進來了解一下昔日異人在這裏的生活,也是一個有趣的節目。
萌黃館原來就在風見雞館旁邊,難怪會安排一併參觀。萌黃之館(旧シャープ住宅)建於1903年,原是美國駐神戶總領事亨特.夏普(Hunter Sharp)的官邸。
這座建築物曾因其白色外牆而被稱為「白色異人館」,但在1989年進行修復時,意外發現奠基時的外牆顏色為淡綠色及萌黃色 ,並修復成本來原貌。
1944年,神戶電鐵社長小林秀雄從一個德國人手中買下了這楝建築物,並一直居住到1978年。建築物在1980年以「小林家住宅」(舊夏普住宅) 之名被日本政府指定為重要文化財。
在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時,萌黃之館的三座煙囪全部倒塌,其外壁出現裂紋,造成重大損失,在歷時一年才得以修復。
風見雞館外就是北野町廣場,這個小廣場不算大,不過周圍綠樹成蔭,環境清幽,是休息的好地方。
北野町廣場旁邊的斜道是一條名為湯馬士坂(トーマス坂)的小街,有不少特色咖啡店和甜品店,有時間的話不妨在這裏喝杯咖啡或者吃甜品,悠閒地消磨一個下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