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富古蹟甚多,絕大部份都集中在鐵路站周邊,帕甘廟對面就是三峰塔,過一條馬路便到。
三峰塔(พระปรางค์สามยอด;Phra Prang Sam Yod)位於華富里鐵路站以北,為三座相連的高棉風格普朗塔。
這個浮雕顯示了印度教徒的坐姿,與佛教徒迥然不同。
三峰塔是由高棉帝國國王闍耶跋摩七世(高棉語:ព្រះបាទជ័យវរ្ម័នទី៧)於13世紀初建造,本是印度廟,後來才改建成佛寺。
闍耶跋摩七世在奪取華富里後,旋即興建三峰塔以宣示高棉帝國的主權,亦作駐守當地王室成員的崇拜場所。
三峰塔由磚砌而成,此為當時的高棉建築風格,其後可能受到孟族的建築傳統影響,外牆以灰泥粉飾。
顧名思義,三峰塔共有三座普朗塔,每座普朗塔均有其對應的神靈,北塔供奉般若波羅蜜多,中塔供奉佛祖,南塔則供奉觀世音菩薩。
那萊王統治期間(17世紀中葉),三峰塔建築群中加建了一座戒堂,戒堂至今仍在。
同帕甘廟一樣,三峰塔周邊亦居住了大量猴子。據說自古以來這一帶已經常有猴子出沒,但在1989年舉辦猴子自助餐節後,猴子數量就急劇增加。
為防猴子破壞古蹟,寺內嚴禁𤠣子進入。這裏的𤠣子似乎亦久經「訓練」,即使外邊天氣再熱,都不敢入寺內乘涼。
寺內幾個約尼(梵語:योनि),另一個曾是印度廟的證據。約尼字面解作產道或子宮,是相對於林伽的一個印度教崇拜符號,代表濕婆的妻子雪山神女。
三峰塔最初是大乘佛寺,後來當華富里受阿瑜陀耶王國統治後,寺廟便改成上座部(小乘)佛寺。
提提大家,如果想拍到漂亮的三峰塔照片,下午時份光線較佳。三峰塔是華富里府的地標,華富里府的省徽和旗幟均有三峰塔的形像,並出現在泰銖紙幣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