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哥城南門(ខ្លោងទ្វារខាងត្បូង;Southern Gate)的正式名稱為洞里翁門(ខ្លោងទ្វារទន្លេអុំ;Tonle Om Gate) ,是吳哥城五座古老城門之一,其歷史可追溯至12世紀。
粗眉仔到訪時,正遇上一個高僧的葬禮巡遊隊伍,非常大陣仗。
吳哥城南門離暹粒市中心最近,為遊客進入吳哥城的最主要入口,是吳哥古蹟中非常有名的景點。
吳哥城南門前有一條寬闊的堤道,左邊是提婆(梵語:देव;deva),即印度教中居於天界的神明,右邊則是阿修羅(梵語:असुर;Asura),為印度神話中追求力量的神靈,與提婆互相對抗。
提婆和亞修羅都抱着一條稱為那伽(梵語:नाग,nāga)的巨蛇,那伽為印度神話中的蛇神,掌管水源、海洋及水中一切生命,七個頭是其常見形象。
由於大部份遊客都是由這裏進入吳哥城,堤道上車來車往,所以步行或騎單車入城門時要注意安全。
城門上的巴戎風格塔樓高23米,估計是城牆完成後才加建,而吳哥城其餘四個城門的入口都有類似設計。
塔樓上的巨大人面是誰至今仍是一個謎,一般認為是國王本人的面孔。
護城河每邊長3公里,總長12公里,圍繞著面積9平方公里的吳哥城。
吳哥城城牆高約8米,由砂岩、紅土和磚塊建造,城牆上本來設有欄杆,不過絕大部份都崩塌了。
遊客可以從城門旁邊的斜坡登上城牆,俯瞰護城河和堤道。
吳哥城南門在近代經過大肆修復,視覺上甚為完整,不過粗眉仔略嫌「加工」太過,不夠原汁原味,似一個主題樂園多於歷史遺跡。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