醍醐山一帶自古以來已是修行者的聖地,醍醐天皇將醍醐寺設為自己的祈禱寺,並於907年資助興建位於醍醐山上的藥師堂。926年,醍醐天皇下令在醍醐山腳興建佛寺,為下醍醐之濫觴。
櫻花祭的關係,靈寶館對面空地上設有多個攤檔,提供各式地道小食,方便遊客用餐。
當中最令粗眉仔印象深刻的,是這款以各種豆類和玉米漿製成的豆餅,鬆脆可口,粗眉仔一口氣買了三大包。
醍醐寺的西大門通稱仁王門,由豐臣秀吉之子豐臣秀賴於1605年下令建造,並將此門改為醍醐寺的正門(原本是南門)。
仁王門內仁王像建於1134年,由柏木和拼花木製成,高3.6米,目前仍然保存完好。
過了西大門後,便是醍醐寺的後半(西)部份,這部份有多座建築物,統稱為「伽藍」。
沿路櫻花盛開,風景美不勝收,不過也因為遊客太多,要拍到「乾淨」的照片絕不容易。
清瀧宮(せいりゅうきゅう)始建於1097年,供奉醍醐寺的守護神清瀧權現(清瀧権現;せいりゅうごんげん)。
清瀧宮屢遭兵燹,目前神社本殿是1517年重建後的建築,每年4月都會舉辦各種紀念活動,稱為「清瀧權現櫻花會」。
五重塔(ごじゅうのとう)於931年由恩賜太后下令興建,以紀念前年去世的醍醐天皇,951年落成。
五重塔塔身扁平,總高38米,相輪部(塔尖)為12.8米,佔塔高三成。五重塔是京都府最古老的木構建築,自建成以來曾多次進行修葺,至今其結構仍然保持完好。
五重塔是京都僅存幾座平安時代(794年至1185年)的建築物之一,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,被指定為日本國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