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y 7-4:松本城、本丸、天守
松本城為典型的平城,本丸、二之丸和三之丸大致上呈方形,天守設置在本丸西南部,每一重城郭外都設有水堀(護城河)。


松本城擁有獨特的複合連結式天守群,以大天守為中心,北面由渡櫓連通到乾小天守,東面則與辰巳附櫓和月見櫓兩棟建築物連接。


松本城天守既係國寶也是古蹟,所以遊客進入前要脫鞋,以免對地板造成傷害。


天守內設置了多個小型展覽廳,展出昔日使用過的兵器。


展出的兵器中以火銃數量最多,幾乎任何類型的火銃都可以在這裏找得到。火銃是古代用火藥發射彈丸的前裝管形火器,今日我們常以之作為古代槍械的統稱。


天守內空間甚為狹窄,最頂兩層要排隊才能上去。


古代日本人身形矮小,所以天守內的樓梯既狹窄又陡峭,粗眉仔前面剛好有一個體型異常龐大的白人遊客,上樓梯途中差點跌落樓梯,睇見心驚。


天守外觀五層,內部則有六階,六樓就是頂層了。


頂層是個觀景台,可俯瞰整個松本市,就連遠方的日本阿爾卑斯亦清晰可見,風景優美。


頂層天井處有「奉鎭祭二十六夜神」的牌位,供奉二十六夜神。二十六夜神是松本城的守護神,一直保佑松本城天守免受傷害,至今依然稱職。


月見櫓設有朱漆欄杆走廊,是用來賞月和宴飲的地方,沒有任何防禦功能。據說月見櫓是為迎接到訪的三代將軍德川家光而建,不過最終德川家光沒有來。


松本城建於沼澤地上,地基本來就十分軟弱,加上支柱因為年代久遠而朽壞,故在建成後數百年間曾多次整修,以防傾斜甚至倒塌。


松本城建於沼澤地上,地基本就十分軟弱,加上支柱因為年代久遠而朽壞,天守逐漸傾斜,在建成後數百年間曾多次整修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