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草廬(しゅんそうろ)於安土桃山時代(1568年至1603年)建造,據說是織田有樂齋(織田長益)設計的茶室,同月華殿一樣,都是1918年從三室戶寺遷移到三溪園。
春草廬原本是月華殿的一部分,搬到三溪園後才跟月華殿分離,建築物的主要特徵是有九扇窗戶,所以也被稱為九窓(𥦬)亭。
織田長益(おだ ながます,1547年至1622年)為日本安土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的大名和茶人,其設計的茶室非常有名,部分作品更被視為日本國寶。
蓮華院(れんげいん)由園主原富太郎親自設計,於1917年建造。建築物本身沒有什麼特別,但旁邊有一個美麗的小竹林,感覺清新脫俗。
海岸門(かいがんもん)於江戶時代(1603年至1868年)興建,原本位於京都西方寺,直到20世紀初年才遷移到三溪園。
門旁有一頭可愛的白色小貓正在午睡,個個遊經過時都忍不住大叫「Kawai(可愛い)」。
這裏的空氣瀰漫着一股細細甜香,原來此刻正值梅花盛開的時候,粗眉仔真幸運。
三溪園是賞梅名所,園中有兩種特別稀有的梅花,分別是「臥竜梅」和「緑萼梅」。
南門是三溪園的南面出口,風景欠奉,也沒有公共交通工具接駁,絕少遊客會由這裏出入。
南門以前臨近海濱,不過滄海桑田,今天已經面目全非。
海岸門附近有條山路,可由此到達山頂上的松風閣,途中會經過松風閣跡。
松風閣(しょうふうかく)本是原富太郎義祖父原善三郎興建的別墅,但建築物早於1923年發生的關東大地震時被徹底摧毁(即松風閣跡),目前的松風閣為近代興建的觀景台。
今日天氣不錯,由松風閣向外望,隱約可以看見富士山的輪廓。
雖然三溪園內大部份建築物都是由其他地方遷移過來,但建築物的位置都是根據地勢作精心規劃,並不是任意佈置,所以看起來渾然天成,幾乎沒有任何搬遷的痕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