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可泰歷史公園內幾乎全是平地,非常適合單車行走。
前往西沙瓦寺途中會經過考山寺(วัดข้าวสาร,Wat Song Khao),考山寺如今只剩下一堆亂石,公園方面在遺跡旁邊興建一個小涼亭,遊客休息之餘又可欣賞古蹟,頗有心思。
素可泰歷史公園內有很多小佛寺遺跡,不過絕大多數都損毀嚴重,有的甚至連名字也無可考。
西沙瓦寺(วัดศรีสวาย,Wat Si Sawai)位於素可泰歷史公園中央區之西南邊,三座的高棉式寶塔是其標誌。
中央寶塔高約15米,兩側的寶塔則略矮,三座寶塔皆保存完好,曾用作供奉印度教的破壞神濕婆。
據歷史學家估計,西沙瓦寺始建於公元12世紀後期,本是高棉人興建的印度教寺廟,在素可泰王國時期被改建為佛寺。
印度教的寶塔又稱為普朗(高棉語:ប្រាង្គ,英語:Prang),頂部呈玉米芯狀而且雕刻精美,是高棉帝國的印度教和佛教寺廟中常見的建築物。
受高棉文化影響,寶塔上裝飾了多種印度教的神話生物,例如蛇神那伽(梵語:नाग)。
寶塔近頂部的壁龕內刻有佛像,但損毀頗為嚴重,看得不真。寶塔周圍還有多間佛院遺跡,屋頂都不見了,如今只剩下四面牆壁。
三座寶塔中都有一個內殿,但只有中間的可以進去,塔內有一個供奉林伽(梵語:लिङ्ग)的基座,代表濕婆。
中央區最後一個要參觀的佛寺,是最受遊客歡迎的瑪哈泰寺。
瑪哈泰寺(ววัดมหาธาตุ,Wat Mahathat)大概建於公元13世紀晚期至14世紀前期,位於昔日素可泰王國的皇宮旁邊,是素可泰王國規模最大和最重要的佛寺。
「瑪哈泰」字面解作「大舍利」。舍利(梵文:शरीर)本義為屍體或身骨,最早指釋迦牟尼遺體自行火化後遺留的固體物,後來也用來表示高僧圓寂火化剩下的骨燼。
瑪哈泰寺歷經多次增建和修繕,構造十分複雜,寺內共有209座佛塔、10座佛殿、8處僧院和4處池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