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» Day 4-2:契迪巖寺、西薩查那萊、馬哈泰寺

Day 4-2:契迪巖寺、西薩查那萊、馬哈泰寺

契迪巖寺(วัดเจดีย์งาม,Wat Chedi Ngarm)位於素可泰古城以西約2.7公里處,離石橋寺約1公里。

同石橋寺一樣,契迪巖寺的入口處有一條石頭砌成的堤道。

由於缺乏任何文獻記載,歷史學家對契迪巖寺所知極少,只能憑其建築風格推斷佛寺約在公元14世紀時建造。

「契迪巖」的字面意思為「美麗的佛塔」,寺內的主佛塔呈鐘形,典型的錫蘭風格。

主佛塔的方形台基四面原本各有一個佛像,佛像早已不知所終,只餘下佛龕的殘跡。

不知哪個有心人在台基旁邊放了一道木梯,供遊客近距離欣賞主佛塔,佛塔上仍殘留少許灰泥雕塑,明顯看得出是蓮花花瓣。

其實除了石橋寺、環象寺和契迪巖寺,西區還有多個佛寺遺跡,不過全都殘破不堪,也沒有甚麼特別之處,不看也罷。

參觀完契迪巖寺,粗眉仔便會離開素可泰,前往西薩查那萊,車程約莫一個小時。

西薩查那萊古蹟處處,粗眉仔先去參觀當中最宏偉的瑪哈泰寺(วัดมหาธาตุ,Wat Mahathat),從寺外遙望已覺得其氣勢非凡。

馬哈泰寺離西薩查那萊歷史公園有一段距離,是一個獨立出來的古蹟,要另外買票。

馬哈泰寺旁邊有一座近代興建的寺院和修道院,建築物以白色為主,與土紅色的馬哈泰寺成好大對比。

馬哈泰寺的正門甚為低矮,門楣上有一根高棉式的裝飾柱,至今仍然保存完好,灰泥雕塑精美絕倫,令人想起吳哥的巴戎寺。

一般認為這裝飾柱是梵天(梵語:ब्रह्मा)的形象。梵天是印度教的創造神,與毗濕奴和濕婆並稱三相神,其傳統形象為四張臉和四隻手臂。

梵天下面是飛天(梵語:अप्सरा)。飛天是印度神話中的女性神祇,如果大家去過吳哥窟,就應該不會對她感到陌生。

之前講過,「瑪哈泰」意為「大舍利」,故同素可泰的瑪哈泰寺一樣,這座佛寺亦是為供奉佛陀的遺骸而建造。